第七百三十九章 嘉兴案(2 / 4)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2551 字 10个月前

r> 楚行同样也没有忘记,天灾过后,是最容易引发社会动荡,乃至叛乱的时期,所以实际上在召开内阁会议的时候,他就已经是给救民军陆军之第二混成团、第六步兵师,立即派遣部队进驻受灾地区,严防民乱!

当官府方面还在乱哄哄开始救灾的时候,驻防苏州府的第二混成团下属的一个步兵营,已经是轻装急行军奔赴嘉兴府里受灾最严重的海宁。

不过他们的任务可不是说去救灾,这种事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擅长,而且他们因为轻装急行军,也是没有携带什么粮食等救灾物资,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弹压地方,杜绝任何的民乱初出现。

不仅仅是海宁,附近府县里的几个受灾地区,军方也是紧急派遣了部队前往,而原本就驻扎当地的部队更是提交警惕,直接进入了战备状态!

作为一个造反起家的君主,楚行自然也是对自己治下任何可能出现的造反保持着最为严厉的高压态度,简单来说就是事前严防死守,一旦有叛乱出现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强势镇压!

说起来,大乾王朝对待治下的叛乱行为,其态度和明王朝是差不多的,都是坚决镇压,绝不姑息!

当然了,目前军方的调动只是一种防范举动而已,当地刚受灾没几天呢,还不至于立即就出现动乱,但是楚行却是不得不防啊!

派遣部队立即前往灾区的楚行也清楚,对待民乱这种事,虽然保持军事上的高压是必须的,但是却不是预防民乱的手段。

要预防民乱,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安居乐业,最次也要让民众们保持饿不死的状态!

自古以来,华夏民族都是同时带着恭顺和尚武两个极其对立的特性的。

只要有一口饭吃,民众们是不会造反的,忍受力非常惊人,温顺无比。

但是当他们没饭吃要饿死了,他们就会举旗造反!

喊着王相将侯宁有种乎的口号造反!

楚行自己就是造反起家的,自然是更加清楚这种事,所以一听到台风来袭遭到惨重损失后,他立即就是两手准备了,军事上保持高压,杜绝任何的意外,另外,楚行也是立即让内阁方面组织赈灾。

当地的几个储备粮仓开仓放粮,同时也是从其他地方紧急抽调粮食,以最快的速度安置灾民,别搞得民众衣食无着,易子而食。

那样的话,即便算是高压的军事防备,也是挡不住一波又一波的民乱啊!

而楚行自己,则是天天关注着灾情,一有来自灾区的奏报送上来,他第一时间就会亲自批阅。

但是千防万防,还是出了乱子!

六月十二,嘉兴府紧急五百里奏报,数千愚民被几个当地士绅蛊惑起来冲击当地镇衙门,并且攻破镇衙门后,劫走了衙门们用以救济民众的粮食。

高于此同时,海宁里的长安镇里却是一片兵荒马乱的场景。

狂风吹倒了众多房屋,强降雨直接淹没了大量的农田,刚开始的时候,当地的镇官员以及下属各村的村长们还在勉励维持局势,开始自救。

但是很快就是传出了留言,说朝廷拔下的救济粮食被那些贪官们贪污了,这留言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是有民众前往镇衙门讨一个说法,随即围观的民众越来越多,后来也不知道怎么的变的躁动了起来。

这些民众就是开始冲击镇衙门,长安镇的行政长官被混乱中暴怒的民众当场打死,其他几个镇衙门里的官员以及十多个巡警也是或死或伤。

民众劫掠了原本用于救灾的粮食以及其他财物后不知所措,而后几个平日里在当地颇为威望的乡绅主动站了出来,说什么官府不给活路,他们干脆造反算了。

稳住了一群乱民,镇衙门里的几个领头人却是偷偷见了一个穿着普通民众服饰的人,言语间颇为恭敬!

小半天后,这些士绅们出来,带着乱民们继续南下,他们要去攻占县城,抢夺那里的粮食!

而就在这个是,大乾救民军第二混成团下属第二营,也已经是完成了紧急集合,全员出动前往长安镇镇压叛乱。

下午时分,这两泼人马就是在中途相遇!

结果自然是没有任何意外的,都不等第二营发起冲锋,只是打了几轮排枪后,这两千多流民就是溃散了!

次日傍晚,楚行就是收到了来自陆军第二混成团的战报,称该团下属的第二营,成功击溃长安镇流贼,同时该团已经紧急抽调第一营奔赴当地,以加强对当地的掌控力度。

看着来自嘉兴府那边的奏报,楚行的浓眉紧皱!

随即他亲自下旨,严令第二混成团控制住嘉兴府局势,同时命令第六步兵师抽调一个团进驻嘉兴地区,配合第二混成团弹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