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镇江之乱(2 / 3)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1753 字 10个月前

br> 而彼时彼刻,镇江成内,宋统殷宅邸之中,正在悄无声息的举办会小型的酒宴。

自从加入救民会之后,宋统殷的生活越发的简谱,连个像样的丫鬟小厮都没有,像极了普通的大乾公职人员。

当方文天率残部抵达镇江的时候,救民会立刻对其组织了刺杀,只是结果并不很美好,方文天展现出来的战斗力,极其恐怖,而救民会在镇江大多数是靠读书人在活动。

所以多少有些莽撞了。

一群心高气傲的读书人,胆大包天的带着一群新加入救民会的群众,竟然试图活捉方文天。

被一肚子怒火的方文天,砍得是东倒西歪,死伤一大片,最后不仅仅没抓到方文天,还被刘宇烈通缉,最终无奈躲入了宋统殷的府邸之中。

彼时彼刻,一个侥幸逃脱升天的读书人,对宋统殷开口道:“宋大人,如今想必刘侍郎正是盛怒之下,您若是将我等献上,怕是少不了一份功劳呢。”

宋统殷叹息一声道:“莫非天下就你们几个聪明人吗?彼时彼刻,我忠于伪明,还有什么意义?即便是我去告密,也无法抵挡大乾天兵的,不如放开道路,与大乾一个方便,与我主一个方便,与尔等一个方便。”

“哎,若是刘侍郎与大人一般明事理,我们何至于这般难做?”说话之人,郝然是一名苏州府士子,此次科举在大乾也是有名号的进士郎,唤作宋学朱。

此次大乾南下,他们这些进士郎,自然主动出击,为大乾国主分忧解难。

别看那些没参与大乾科举的士子,亦或是所谓的正统士林,纷纷嘲讽大乾的科举沐猴而冠,是小孩子玩泥巴,但是只要是参与了科举的人,都清楚,他们是上了一条没有回头路的大船。

要么位极人臣,要么满门抄斩。

每天背负着死亡的危险,大家自然都蛮拼的。

刘侍郎不愿意主动臣服大乾,并且还诓骗大乾国主,欠着大乾国主的银子,这让大乾上下对他极其不满意。

最主要是,刘侍郎不投降,导致大乾的官帽有点不够用。

意思很明显,刘侍郎挡着大家升官了。

我们跟着大乾造反已经很难了,你还当着我们升官,这不是不共戴天之仇么?

所以大乾兵马尚未南下,那些参加了科举的常州、苏州士子,便暗中潜行,主动给大乾串联,他们自己搞事情也就罢了,还带动其他的常州府、苏州府、镇江的士子一起搞事情。

根据礼部统计,拿着科举的诱惑,起码有五成以上的当地士子已经向大乾靠拢。

眼前这位宋学朱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因为他年轻时候,曾在宋大人手下做过幕僚,所以宋大人的宅邸,成了这帮子文人的临时窝点。

期间大家又诞生了是否可以在镇江举事,已迎接天师,亦或是刺杀刘宇烈,使得镇江大营瘫痪,进入群龙无首的状态。

不过这些提案都被宋统殷给否决了。

倒不是宋统殷还念着朝廷的好,实在是在他看来,不动是最佳之举。

一来,手底下这帮子文士,到底是什么水平,他心里太清楚了,一帮子人,连方文天一个败军之将都拿不下,你还能指着他们做什么?

二来,那就是刘宇烈足够无能。留着一个无能的对手,跟大乾做对,比换一个真正有才华的大佬过来掌军,要强太多了。

三来呢,那就是大乾的主要方略,眼下并不是夺取镇江和金陵,而是夺取苏州府和常州府,没有必要做无畏的牺牲,甚至于还有可能破坏大局。

于是乎,最终大家得出了一个一致的结论,他们就老老实实的呆着,比给大乾添乱要好太多了。

推杯换盏间,一行人喝的醉醺醺的。

宋学朱举杯道:“诸君,为我主贺,祝我主早日夺取天下!”

“为我主贺!”众人纷纷碰杯。

宋统殷暗暗摇头,“难怪这帮子被大乾国主甩了出来,原因实在是太明确了,一没本事,二来都是阿谀奉承之图,倒是那宋学朱算是有点心智,但是还缺乏历练。”

“也罢,就当帮国主带孩子吧,反正我的利用价值也快无了。”

想到此处,宋统殷又忍不住看向了刘宇烈府邸的方向,暗暗的琢磨,“也不知道,刘侍郎此时该如何做想?他如果想要彻底跟大乾决裂,此时此刻便应该来我府邸拿人了。”

其实,早先刘宇烈、马士英等人,不仅仅没有小觑大乾,反而可以说是,给了大乾过分的关注的。

只是大乾的表现,有些过于拉胯,降低了刘宇烈等人内心的防范罢了。

毕竟搁谁看来,一个偏安一隅,隔三差五举行盛典的小朝廷,一个竟然闲的蛋疼,跟女真人隔空斗法的荒唐王朝,大把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