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得知消息(2 / 3)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1706 字 10个月前

运送了那么多兵马,在众人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抗这么强大的力量,在场没有一个人不感觉到恐惧的。

但是恐惧又有什么用处呢?人家摆明就是来消灭大乾的。

身为群臣之首,赛八仙自然是第一个开口道:“回禀大王,明军既然胆敢冒犯我大乾国土,自当击之,臣以为应当立即调遣大军痛击来袭明军。”

不过赛八仙说了一句应当痛击明军后,就是很自觉的闭上了嘴巴,因为如果他说应该怎么打,打哪里,那就是明显越权了,他这个内阁大学士哪怕是文官之首,但是也没有丝毫的权力插手军务。

打仗,那是大都督府的事!

所以钱进也是开口了,作为大都督府的首席参谋,近期内救民军的所有大规模军事行动,其细节基本都是他带着人筹划的,如今遇上明军来袭,他自然也是需要拿出一个应对计划来的。

钱进道:“启禀大王,臣已经召集所有参谋开始制定作战计划。稍候作战司就会拿出一个完善的作战计划来!”

明军的提前来袭,几乎就是把作战司之前制定的趁着明军还没有反应过来,闪击莱州府,然后继续攻略登州,以最快的速度攻占山东东部区域,掠夺兵员、粮饷等资源,用以扩充部队,然后再回过头来,汇集扩充后的部队一举击溃山东省的五万甚至十万人以上的主力,以彻底奠定割据一方的胜局。

但是余大成却是没有给他们这个时间,别说等他们拿下登莱二地掠夺了人口、财富后了,现在他们还没有离开莱州府东进拿下登州府呢,余大成的军队就是迫不及待的杀过来了。

其实不管是楚行还是钱进,他们都是轻视了明王朝,或者说是余大成对他们的重视程度。

楚行和钱进一直都还以为自己是小打小闹,明军就算会派遣大军来镇压,但是也不会说过于重视,这官方扯皮几个月,再慢腾腾的调兵。

但是他们忘记了,他们已经不是一群小土匪了,而是拥兵数万人,已经攻克了一整个府,并且兵锋已经开始向周边府县扩张的割据政权了。

更关键的是,大乾王国还是那种正式称王建制的造反政权,这种事如果是放在一年前,大家都只是当个笑话而已,但是一年后的今年,救民军都拥兵数万了,割据一府了,你还把他们当成笑话?

那么就不是大乾王国是笑话,而是明王朝是笑话了。

毫无疑问攻占了青州府后的大乾王国,已经是被明王朝真正重视了起来,尤其是在山东省本地的官员心中,救民军实际上已经是成为了心腹大患。

要不然余大成怎么会暴跳如雷,然后动员全山东的兵力试图围剿救民军呢!

现在的楚行和钱进他们都还不知道,他们大乾王国的名头都已经是随着余大成的奏折,传到了北边的京师,据说在某一次早朝上,还极为正式的讨论了救民军一事。

最后英明圣武的崇祯皇帝下了一道圣旨,圣旨说了啥?

很简单,让山东巡抚余大成从速剿贼!

至于其他的,很抱歉,没有了!

从这也可以看得出来,明王朝对大乾王国的造反,各个阶层的反应是不一样的,青州府、莱州府等周边府县的官员们畏救民军如猛虎。

省城那边的官员则是担心加生气,比如余大成,他肯定已经是看到了救民军的危害,能够把武之文数万大军都给剿灭的救民军,谁要是还敢说他们只是一群山沟沟里的土匪,余大成都敢抽他一个大嘴巴子,你他妈见过歼灭数万官兵的土匪吗?

所以,余大成准备从全省范围内抽调大军镇压救民军。

而京师里的大佬们,听到这话也只是小小的惊讶了一下,然后兴许会感叹一句:“多事之秋啊,这是今年第几次造反了,第七次还是第八次来着?”

没错,对于每年都要镇压无数次造反的明王朝来说,区区山东地方的一次小规模造反,是不能够让那些内阁大佬们有所动容的,想要让他们真正的感受到切肤之痛,大乾王国还是先把整个山东占领了,剿灭几十万明军再说,现在就想让明王朝的大佬们大惊小怪,做梦呢。

明王朝那边的局势如何,楚行这个在偏僻地方的造反头子自然是不知道,不过知道和不知道区别也不大。

不提明王朝里的京师大佬们重视与否,仅仅是山东巡抚余大成就够楚行喝一壶了!

那可是九万人啊,一想到九万人,他就感到亚历山大!

赛八仙和钱进等几个人相继发言,说什么,一定要打,把明军打的屁滚尿流,活抓余大成之类的,不过详细的战略安排自然是不会在这场场合讨论的,和赛八仙他们说军事问题,那不是牛马不相及嘛。

而内阁今天来参与这场会议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他们来解决军队后勤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