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3章 召唤了个大的(2 / 3)

人类这种丧心病狂的物种制造出来的攻击武器永远要比自己制造出来的防御装甲更强,大当量的核弹是足以摧毁如今的战舰的防御罩的,实体的装甲带也无法抵挡当量足够大的核弹轰炸,更何况除了核弹还有反物质炸弹呢,最强之矛永远要比最强之盾更强。

而在这种高速的太空战之中,一旦被反物质炸弹命中的话,很可能就意味着全舰人员无一生还。这也是战舰上的操作员一个个额头上留下冷汗的原因。

在这个被冰冷的机械主宰的时代中,战场上直面死亡的机会远远要比曾经星表战争还是主流的时候少的多。正因如此,在面临死亡的时候,他们才更是紧张。

接连不断的三轮导弹都是命中了。无人机群的核心位置。都是精确制导之后引爆。

可最终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接下来的三轮轰炸之后,对方依旧剩余超过一千的无人机。如果这些无人机都携带了核弹的话,起码要陨落三艘恒星级战列舰,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很可能半数的恒星级战列舰都要在双方的对冲之中陨落。

不过就在许多战舰驾驶员已经准备带领舰队人员逃生放弃舰船的时候,这些无人机竟然越过了他们的火力封锁线,朝着远方的深空之中飞了出去。

这一幕让这些劫后余生的战舰驾驶员感到疑惑。同时也有种不好的预感,派出了如此精英的战斗机驾驶员。这技术已经堪比联邦内部最厉害的几位了,明明已经创造出了重创联邦舰队的机会,却放弃了这个机会,那意味着他执行的任务比起重创联邦舰队还要更重大的多。

敌人越是要做的事情,我方就越是要阻止。眼看着对手要完成自己的的重要战略目标,联邦军却没有办法,一个个指挥官焦头烂额,警报声响彻了每一艘战舰。

就在飞船脱离了火力封锁圈的同时,蓝诺的身体也开始缓缓解冻,包括李火旺也是如此,如今的技术已经可以实现人体冷冻之后完美解冻了。

只要在足够短暂的瞬间达到近乎绝对零度的程度,人体内的水分在凝固的过程中就不会结晶,不会刺破细胞,这样就可以完美凝固人体的状态。不过这种冷冻状态也是有弊端的,如果长期持续的话,作为一个动态系统的人体,在这一过程中还是会受到损伤,其他的器官还好说,最麻烦的是涉及到量子层面的大脑,长期冷冻的话,大脑会受到严重的不可逆的损伤,越是经历越是思维活跃的大脑受到的影响就越严重,好在突围所经历的时间很短,这种程度的损伤还是可以接受的。

两人的躯体在解冻后又花了一点时间才恢复行动能力。而李火旺已经迫不及待的穿上了宇航服,或者说是航天机甲离开了飞船。并且要求无人飞船飞到尽可能远的地方。

空尺度之下,高速飞行很快就可以拉开数百公里的距离,等到距离拉开到数千公里之后,李火旺这才感觉差不多了自己的脑海之中多出来的那个可召唤的物体体积就是这么巨大,必须要等到自己的同伴退到足够远的距离之后,他才能把这东西召唤出来。

在他停留在太空之中准备召唤巨型飞船的时候,舰队已经派出了战机对他们进行追击,防止他们在太空之中展开空间跃迁装置,如果任由他们在太空之中向高轨道运兵,很可能上演上一次的悲剧,让他们在云时代获取了大量陨石,利用高轨道的势能优势,对联邦舰队进行一轮惨烈的轰炸。

不过这一次他们面对的已经不是陨石那么简单的东西了,舰队指挥官紧张的盯着正在远离的无人机群,呼吸都要停止了的时候,引力波探测器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目标,远方的太空之中突然出现了一个黑洞一般的存在,这是引力波探测器对大质量天体的标注,但这种标注出现在空旷的太空之中明显不合理。

空无一人的太空之中怎么可能凭空冒出来一个大质量天体。

即便是这个时代的人类科技已经高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可以实现空间跃迁,但也不可能传送星球级别体积的物体。那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大到了可怕的程度,更多的时候空间跃迁装置都是用来传送人的,刚刚传送过来的时候,通常都只会携带少量的工具类的装备,特别是在开发殖民星球的时候更是如此。把人传送过去就相当于把一套可成长的工业体系传送了过去。

这可要比传送大量的物资过去性价比高了太多。而这种大质量天体就算是亲近联邦的力量也不可能传送的过来,因此引力波探测器开始了疯狂报错。

面对这种不合常理的数据,人工智能认定这是设备故障,并且开始了设备维护和检修。然而人类相比于人工智能,思维要更加跳脱,更加富有想象力。即便脑海之中的潜意识和定式思维认定了,这一定是系统出错了,但还是下意识的打开了光学探测仪器和雷达,对着大质量天体的方向扫描过去查看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如此大质量的天体如果是真的的话,那么通过光学观测手段,在这个距离之下轻易就可以看到对方的全貌。甚至在视野之中,目标所占据的面积很可能比下方的星球还要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