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岌岌可危(2 / 3)

氏早产,着实真没什么直接关系,后面那些更都是无稽之谈。张氏难产不治,是我的错,我没有提前准备,误了请医的时辰,岳父要做什么责罚,我一力承担。”

既然是政治人物,也就可以用政治手段安抚。

妹妹做小妾,哥哥也跟着住进来,娶个小妾,等于娶了一大家子人。

但是邹家家世不够,已经匹配不到,姐夫做了皇帝的沈从兴。

比和皇帝的关系,英国公肯定是比不过沈从兴,这个小舅子和姐夫的。

盛长柏吩咐道,沈家宅里面其他的下人可能给小邹氏面子。

简单的排查一边,没有关系的人暂时搁置在一边,有关系的都要带到衙门去。

邹家怎么说,都对自家有恩,还是救命之恩,为此邹家还陪了一条命。

毕竟英国公还是挺注重政治利益的一个人。

沈从兴虽然功劳也不小,护着赵宗全进京,有从龙之功,但是这功劳只针对赵宗全个人。

邹氏救沈皇后,发生在赵宗全跟着顾廷烨,回汴京争夺皇位的时候。

案件审问起来很简单,沈家的下人,大多都是赵宗全抄没逆王有关的勋贵,得到的仆役。

“邹小娘子,我们是奉了皇命查案。”

赵宗全不在乎邹家,但是不能不在乎自家的名声。

“知道我是什么身份,你们怎么还敢抓我的人。都给我住手,我院里的人你们一个都不能动。”小邹氏直接就拦到了衙役跟前。

其实这个案子,还没有审理,盛长柏就已经倾向于相信英国公。

尽管很不愿意,赵宗全还是要表示出自己的态度。

但小邹氏依然不知足,完全是不懂律法,不懂政治,连基本的人情世故也不通。

“陛下,案件已经审理清楚,人证口供俱在,该怎么判决,还请陛下圣裁。”

在成为沈从兴的小妾之前,邹氏就已经成为是沈从兴的小姨子。

又要安抚好英国公,让英国公满意,明显就是两难,轻易做不到两者兼得。

“则诚,这个案子虽然本身不大,但是影响甚大,审理过程中,还是要慎之又慎。”安排完了之后,领导对盛长柏嘱咐道。

带走其他人的时候,都挺顺利,但是到小邹氏院子里面抓人的时候,就遭到了小邹氏的阻拦。

赵宗全怎么对邹家,别人看到的,不是简简单单的邹家,是赵宗全对自家恩人的态度。

“老国公你放心,这件事朕一定会严查到底,此案交给开封府严查,刑部和御史台派人协办。一定要把事情查一个水落石出,清清楚楚。”缓了几秒钟,赵宗全才慢慢一字一字说道。

因和太后不合,已经有许多这种流言了,不能继续加重。

不怪汴梁城里的人,都笑话,看不起邹家。

盛长柏看了一眼小邹氏说道,这个处置,已经给了皇后很大的面子。

案件审理的很顺利,但是判决就完全难产了。

没了顾廷烨帮着掌控禁军,靠着沈从兴这个军中没什么根基的国舅,怎么看都没那么稳。

按着沈从兴的说法,就是沈张氏自己突然早产,因为不到产期,沈家没有做任何待产的准备,等外面请了稳婆和大夫过来的时候,沈张氏已经难产血崩而亡。

平常时候,刑部和御史台,对开封府可都是插不进去手的。

更有大邹氏救过沈从兴的姐姐沈皇后,沈家欠邹家大恩的原因。

毕竟如果张氏不是真的因为邹氏惨死的话,英国公没必要这么针对一个小妾。

汴梁这边,邹家的处置还没有下来,江南的桓王和顾廷烨,就遭到了盐税既得利益者的反击。

也是邹氏有准备的,把沈家有接生经验的稳婆都派了出去。

“当然,朝堂上并无任何消息传来,你父亲自然是无事的。”

皇帝不想往狠了处置邹家,传自己忘恩负义,刻薄寡恩的名声。

这个案件,其实并不复杂,不需要办案人员有多高的刑侦能力。

小邹氏院里的人带走,小邹氏哥哥院里的人也要带走。

消息传播的很广,就连只是待在家里的蓉姐儿,都不知从哪个下人嘴里听到了消息。

随便来一个有相关经营的人员,就能把事情办好。

“那为什么汴梁城中,到处都在传,我父出事的消息。”蓉姐儿担忧的问道。

明显需要一波政治py,赵宗全和沈皇后要给英国公一些政治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