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帮忙说项(2 / 3)

这段时间也顾不上别的事。

事情可能就又要往后拖几天,要等了结了曹家以后。

“盐茶酒铁,本是我朝的岁入之中,如今盐税模糊,收缴之数,于实不符,一查难轻,若朝廷再不心生戒备,只怕日后税入骤减,酿成大祸。”

听着朝堂之上,三司的官员给皇帝上奏疏,要查盐税。

盛长柏就知道,赵宗全就算是抄了不少勋贵、官员的家,发了一波,但现在也造差不多缺钱了。

三司官员上了查盐税的奏疏,当然是出自皇帝的示意。

不是和皇帝私下沟通过的话,这些事情也不会冒冒然的提出来。

盐茶酒铁,不管是哪一项,都有不小的问题。

不管是哪一项,里面都牵扯着上上下下,一整条的利益链条。

牵连甚广,想要查清楚,避免不了的就是牵扯一大帮人。

只要是查税,一查就是大案,这种波及人数众多府的大案,没有皇帝授意,没人会在朝堂上主动去提出来。

皇帝不支持的话,上奏疏的人,完全就是平白无故给自己拉了一波仇恨。

没得任何收益,还要被无数的盐税既得利益者记恨。

“知道了。”

国库有钱没钱,太后兴趣缺缺。

相对的来说,这位太后也不是什么折腾人,没有大修土木,修建宫室的动作。

只要能保证自己太后级别的供养,太后对财权,没什么兴趣。

“卿家的奏折,朕已经收到了,等朕多方查问,了解清楚了之后,再行定夺。”

说是这么的说,但是明显的皇帝已经准备好要查盐税了。

“陛下,臣有本要奏。”

说完之后,又是齐衡出来说话了。齐衡做喷子,其实比盛长柏敬业多了。

“何事要奏。”

“臣要奏殿前司副都指挥使,宁远侯顾廷烨,私德不洁,败坏官威……”

表面上看的话,这个事情就是朱曼娘回到了汴梁,要和顾廷烨和好,想做顾廷烨的小妾,甚至还可以妄想一下做侯夫人。

但是顾廷烨没同意,把朱曼娘赶出了顾家,甚至是想把人赶出京城。

然后朱曼娘,就在汴梁的大街上,闹了起来。

齐衡针对的顾廷烨,大概还是出于太后的示意。

太后现在争权争不过皇帝,只能让齐衡这个喷子。

不停的挑赵宗全禹州一伙儿人的错处出来,打击皇帝的威望,脸面。

虽然这些都是礼仪,道德,流程上的错处,不可能把人直接拉下马。

但是赵宗全的这一帮子心腹,不停的犯错。

也证明皇帝的不成熟,间接的证明太后垂帘听政的必要性。

齐衡这一次参奏的结果就是,顾廷烨被皇帝申饬了一番,然后罚了半年的俸禄。

“则诚,你能不能去跟元若说一说,让他不要总是盯着我不放。”

下朝了之后,顾廷烨找上了盛长柏,被齐衡折腾的不轻。

“为什么你不自己去找聊,你可是他的二叔。”

时间也没过多长,齐衡二婚的时候,顾廷烨还跑过去了喝喜酒。

这才几个月过去,两个人在朝堂上已经搞的像敌人一样了。

也不能说两方为敌,基本上算是齐衡单方面的抓着禹州的人不放。

齐衡的性格,在做事的时候,就不会闹出什么错处。

禹州的一伙人,官场都玩不明白,怎么可能能找到机会参齐衡。

“我找过元若了,但他就是一副公事公办的面孔,不近人情。”

就算是两个人没有争过同一个女人,但因为太后,皇帝互相敌对,这俩的关系也就不可能愉快下去。

“这事吧,其实也不怪齐衡,你说你要不搞出来这些事情,齐衡他也没理由参你。你家几百亩的园子,哪里差她曼娘一个人住的地方。你那数百万的家财,哪里多她曼娘一张嘴。”

顾廷烨处理曼娘,突出的就是一个优柔寡断。

就算没了感情,想把人赶出汴梁,直接把人绑了,丢出去也就行了。

还非要磨磨唧唧的,想要让朱曼娘自己走,让朱曼娘在街上大闹了一场。

这次可以说,顾廷烨把自己的脸都丢尽了。

今时不同往日,现如今的顾廷烨其实也是一个要脸的人了。

以前的顾廷烨一介白身,不管传怎么样的名声都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