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汴梁的背刺(3 / 3)

柏回京述职,令有任用。

而且催的时间挺急,通判这职位,也不算一个必备常设职位。

这个职位,本来就是用来监督,制衡知州而设的。

没有了通判,也完全不影响州衙的运转。

盛长柏都不用等新通判上任,就要尽快的回返汴梁。

给盛长柏留出处理后事的时间都不多。

公事上没有太多需要交接的,盛长柏手头上本就没有还在做的事情。

就是把自己对徐州的水利规划,留给了黄知州。

黄知州如果愿意按着盛长柏的规划,继续施工的话,当然最好。

不愿意麻烦的话,问题也不大,盛长柏去年带着几万的役夫,忙活了几个月。

也不是白忙,在不遇特别异常的天气,下特别大的暴雨,发大水的情况下,也足够保证徐州二十年没有水患的困扰。

有二十年时间,也足够盛长柏爬到高位,有影响力让这份规划,继续下去。

盛长柏要离任,回返汴京,需要处理的私人事务,不算太多。

盛长柏自己孤身一人上任,没有拖家带口。

就没有在徐州置办大宅,直接住在了官衙,不需要卖大宅。

虽然在徐州城置办了几间铺子,但也不是必须的变卖出去。

价格不适合的话,铺子托管给大房管理,以后慢慢的变卖,问题不大。

盛长柏去年为了推广良种,置办下来一个田庄。

今年看好徐州没有水患之后的农业潜力,又置办下了两个田庄。

陆陆续续的置办下来这几十顷田,算是固定资产。

种田没有那么强大竞争性,在封建社会是可以长期持有的投资。

经过了盛长柏的治理,徐州不担心水患,徐州的良田就成了优质资产。

盛长柏毕竟在徐州当权一年多,还是一个官员,当然罩得住几十顷田,不招人惦记。

只要留下几个放心的管事,帮着打理就行。

盛长柏到徐州雇佣的几十个仆人,处理起来更简单,直接撕掉契约,放归仆人自由就行。

盛长柏雇佣仆人签的都是一些短契。

这么多人,也就损失一百多贯钱,对盛长柏来说只是毛毛雨。

大周朝的整体情况就是,不支持完全卖身为奴,但是可以签订几十年的长契。

这种家里几代都和主家,签几十年长契的就是世仆。

一般人家也不会愿意去养太多世仆。

养世仆要照顾仆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

就是仆人孩子的生计,也需要主家帮着张罗。

比简单的雇佣人手,代价大太多了。

封建社会,不讲计划生育,无病无灾的话,人口繁衍的很快。

每一代人口都是成几何数的往上翻倍。

以培养心腹为目的话,大户都不会去培养太多的世仆。

最后就是和徐州这些官吏,乡绅,富商,大户告别。

盛长柏在徐州这一年多,和各方相处的还算是开心。

当然了也是因为,和盛长柏处的不开心的人,都被盛长柏充军发配了出去。

这一次盛长柏回汴梁,虽然没说任什么职,但大概率也是升迁。

送别宴,践行宴自然参加的就多。

花费了五天的时间,盛长柏匆匆处理了徐州的各种事物,就带着去年一同来徐州的仆人,坐上了回返汴梁的官船。

盛长柏这时候离开徐州,有一点遗憾,就是多少有一些对不起大房。

大房在徐州投资的工坊,刚建好投入运营没有多久,盛长柏就离开了徐州。

虽然黄知州,知道大房和盛长柏的关系,也会照顾一下大房。

但是别人相帮,总不如盛长柏在徐州任上的时候,大房生意做起来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