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亲戚(1 / 2)

两刻钟之后,李珠玉就知道自己伤感的太早了。  因为马车又停了。  “这是怎么回事?”李珠玉还要伸头,就被旁边的宫人拦住了。  年长的女官往外探了探头,回来笑眯眯的说,“是障车,估计还有一会儿闹的,郡主可以先休息会儿。”  李珠玉一愣,侧耳倾听,便听到了外面传来的隐隐歌声,顿时有些遗憾,“听起来好热闹啊……可惜明明是我的热闹,我却参与不得。”  陪嫁的女官是李珠玉身边的近侍,从小服侍她长大,像半个母亲一样,如今听到她这样抱怨却忍不住笑了,安抚说道,“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郡主您要热闹,等下回妹妹们出嫁便是。到时候您要乐意,自己领一队人去拦车都行。”  “还能这样?”李珠玉惊喜。  “据说今日拦车的人中,有一部分都是七娘子的人呢。”女官忍笑,“就不知道她那样的人儿,有没有混在其中了。”  **  李裹儿是想混的,但是没有成功。  “凭什么就不可以!”特意穿了一身胡服过来的李裹儿很委屈,“你们都还是我的人呢。”  “您的马太小了。”裴小郎君一脸为难,“等会儿跑起来,我怕伤着您。”  “可他们瞧着也不大啊。”李裹儿指着那堆锦绣少年,无限委屈。  障车是唐代婚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郎迎妇归家,儿郎们沿途拦车,索要酒食钱财,以为戏乐。  障车儿郎选拔标准非常简单粗暴,出身、长相、才情。  出身可以掺杂水分,才情可以作弊,但是为由长相,是大家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所以每次皇室的障车队伍都是一次视觉盛宴。  这次因为在房州,地方偏僻,也没有足够多的高门大户供人挑选,所以李显就对障车郎的出身要求降低了很多。  只要一点,好看!  他还亲自张罗,因此李裹儿觉得今晚是她看到美少年们最多的一次。  她很扼腕。  之前自己结了两次婚,都是坐在车里的,哪里知道拦车的人这么好看。  真真是热闹都给别人瞧了。  这一次,她不仅要瞧个够,而且她还要混在其中!  只可惜,她刚起马试图混进去,就被带队的裴小郎君给拦住了。  嗯,因为人手不够,所以李显把宫中的郎君们也都塞进去了。裴小郎君因为样貌和家世,成功当选为小头目。  即便他内心十分拒绝,但是正因为内向,他压根儿不敢跟李显说我不干,于是就僵硬的成为了这一波的领队。  他原本打算沉默的混完全程,却没想到李裹儿会过来,只能硬着头皮出来。  其实他不让李裹儿混迹其中的原因是,障车这个习俗,传自上古的“抢亲”,从来就没有女郎混在其中的。  但是就因为没有女郎在其中,所以也就是说,没有人能规定不能有女郎。  再加之如今圣人就是女子,也没有人敢说女人不能做男人做的事情。  于是如今对李裹儿这个行为,他非常头秃,只能绞尽脑汁找借口  “他们人不大,但是马大。”裴小郎君硬着头皮找理由,“您的马太小了,等您能骑大马再来吧。”  李裹儿抬头,有些怨念的看着那些骑着马的少年郎们。  时人说的少年,年纪相差极大。  有十六七岁,可以成亲的,也有十一二岁,刚刚留头的。  但无一例外,选的这些人,都是同龄人中身高长的。  就算脸有些稚气,起码也是能骑正常马的。  她看了看自己胯下的小马,还没有人家马腿高,顿时自尊心被挫伤了,一扯马缰。  “哼,我们走!”  看着那小祖宗总算离开,裴小郎君这才松了口气,重新走回队伍中去,“出发!”  **  “无怠无荒,四夷来王。是何徒众,夜入村坊。鸡飞鸟宿‚风尘荒荒。君是何人,辄事夜行?君且停住,吾欲论平。  吾乃大唐儒士,极好芬芳。明闲经史,出口成章。未审使君,有何祇当?  儿郎伟!无偏无当,王道荡荡。春符分明,凭何辄障?  儿郎伟!我是诸州小子,寄旅他乡。形容窈窕,妩媚诸郎。含珠吐玉,束带矜庄。故来障车,须得牛羊。”  李裹儿和华英英两个人,骑着两匹珍珠马,溜溜达达的跟在大部队旁边看热闹。  虽然不能混进去,但旁观的话,其实也是挺有意思的。  因为是成亲,所以男女双方的父亲自然是不能出面的,迎亲队伍的双方领队,就由两边德高望重的长辈代行。  韦鐬那边,是韦鐬的叔叔,而李珠玉这边,则是个让李显都没有想到的人。  李粹。  其实在婚礼之前,李显就很发愁自己这边的亲朋如何安排。  众所周知,李家诸王都被杀的差不多了,剩下活着的,李显也不敢请,他们也不敢出来啊。  至于武家的……说是亲戚,也不太像亲戚。说不是亲戚,也不敢说不是。  总归,是不敢请,也不想请。  就在他咬咬牙,想着要不然让地方父母官,县令大人来充当一回宾客时,武则天派来了一个人,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难题。  宗正少卿李漼。  这是个平平无奇的少年人,有着不大不小的官职,且毫无爵位。  但是,他却是个最名正言顺的李家人。  因为他的曾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承乾太子,太宗皇帝和文德皇后的嫡长子。  李承乾虽然被废时贬为了庶民,流放黔州,但始终是太宗爱子,死后也以国公之礼下葬的。高宗又是个宽厚的性子,所以李承乾的儿子们仍算在宗室之列,嫡长子李厥还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