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贴(二)(1 / 2)

遥记第一次见到草头的时候,姜玥这个地道的北方人脱口而出了一个十分北方的说法,“这不是扑克牌里的草花吗!”然后并不意外的遭到了亲哥的嘲笑。后来,她查了资料,这个东西的学名叫南苜蓿,生长地域遍布整个旧大陆。在国内,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以及陕西、甘肃、贵州、云南都有分布。草头这个叫法只是江浙地区的人给它的昵称,偶尔,他们也会叫它金花菜。

阳春三月,野葱、荠菜、水芹、马兰、草头、艾青……不一而足。虽说春日野菜繁茂,但草头实则其他季节依然吃得到。它在夏季的6到8月份可以收获,在秋季的9、10月份之间也可以收获,在冬季的11、12月份也是能收获的。甚至说,最为细嫩清新的草头其实是在8月份上市的那一批,也就是现在这个时候。

经过精准的焯水流程后,草头保存了它刚摘下时的鲜嫩。剁碎和鲜肉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哪方多了都将是一场灾难,只有最恰到好处的比例方才能将草头的鲜和猪肉的鲜完美融合。

只是,草头即使被剁碎也依然含水丰富,很难被包进面皮中。于是,发明这道草头锅贴的胖阿姨灵机一动,将和好的馅料打入充沛的清水搅拌上劲,然后放入冰箱里冷冻起来,让凝结的冰晶帮忙将疏散的草头和肉馅抱团,这时再包就容易许多。显然,食堂的阿姨不知是不是向胖阿姨请教过,总归这锅贴做出的模样一看便知是懂经的。

内里的冰晶已然在火焰的作用下蒸腾成水汽,却又碍于面皮严严实实的包裹溜不得,于是就将热气腾腾的草头锅贴涨得比之鲜肉锅贴圆胖许多。但只要你一口咬下,充沛的汁水已经冲破唇齿的阻拦飞溅而出,流入口腔的鲜美不同于纯肉的鲜,更融合了草头的鲜与嫩,还中和掉了纯粹的肉的腻,那是不同于鲜肉锅贴的一种清鲜,草头的清嫩与鲜肉的肉香融会贯通、彼此成就,每一颗味蕾都在欢愉跳跃。仿佛一口将这个时节里所有的美好纳入口中,存入胃袋,无比满足。

姜玥不由为刚刚飞溅出去的汤汁可惜,于是下一个小心翼翼的在锅贴上开了只小窗,仔仔细细吸吮掉每一滴汤汁。然而自觉汤汁被吸吮得差不多时,一口咬下,依然有丰盈的汁水溢满口腔。那是潜藏在馅料里面的汤汁,宛如掩面的佳人,只有扯掉那层面纱才得窥见那不输夏日群芳的娇妍。

三个草头锅贴下肚,姜玥不觉有些意犹未尽。但此时食堂里渐渐开始排队,大抵是买不到更多了,遂决定这几天抽个时间去阿姨推荐的那家胖阿姨锅贴尝鲜。

当然,这美食之间有些搭配是有道理的,比如羊肉和孜然,牛肉和番茄。而有些则是说不出什么一二三,比如吃锅贴一定要搭配咖喱牛肉粉丝汤。你看老上海人点单,都是这样点,却又说不出什么所以然,只能说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而习惯多了,就成了习俗。

所以,卖锅贴的店一定是有咖喱牛肉粉丝汤的。好的咖喱牛肉粉丝汤盛在汤碗里,色面呈淡金黄色,泛着油油的光。切得薄薄的牛肉漂浮于沉底的粉丝于汤面之间,大抵不会太多,个头也不会太大。像她现在这碗里堆得浮出汤面的牛肉,那一定是阿姨偏给她心眼。

舀一勺汤送入口中,属于咖喱的浓香和微辣在口腔中回荡。这辣得清爽浅淡,却又很好的中和了鲜肉锅贴里纯肉馅的腻。所谓习惯成自然,有时这种感觉要比那一二三四的条文更有流传的价值。

圆润有如棉绳粗细的粉丝在汤汁里被泡得微微涨开,捞出汤面时不由得被汤汁挂满。送入口中,爽滑的口感以及轻微的韧劲伴随着咖喱汤的滋味混合,又是一种不同的感觉。哪怕稀里糊涂的下了肚,也依然把这独有搭配的滋味保存在早餐这个概念中。

吃饱喝足,姜玥将吃得干干净净的餐盘送去收碗处,不出意料的得到了帮工爷叔的点赞。

慢吞吞的打算走出食堂去小花园里兜一圈,迎面遇到了相携而来的正副队长,那连水都压不下去的飞扬的头发,显然是昨晚睡姿过于奔放所致。姜玥舔着满足的胃笑眯眯的和他们打了声招呼,换得周泽楷的微笑颔首致意,以及江波涛热情的“HELLO!”

“怎么起的这么早啊?”

“早起的锅贴最好吃呀!”姜玥看了看副队,又看了看队长,睡成这样惨烈的发型居然还能让她感觉到帅,可见有一张长得好的脸多么的重要。

等再在老板办公室里见到这俩人的时候,像模像样的正常让她敏锐的从已然一丝不苟的发丝间找到了发胶的痕迹。

啧啧啧,果然是科技改变生活。

轮回的老板是一个长得斯文儒雅的俊逸青年。个子很高,和方明华一同走进来的时候,比他还要高出去半个头。妥帖的白色西装里面是粉红色的衬衫和酒红色的领带,但却并没有给人那种油腻骚包的感觉,反而带出淡淡的清冷。

“都坐!”他做了个手势,然后便自顾自的坐到办公桌后的皮椅上,两条无处安放的长腿蜷起,脊背挺得笔直,双手压在桌面形成了一个颇有些强势的姿势。姜玥不由得想起论坛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