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二十三章(1 / 3)

搬去北苑, 王姝也没有什么怨言。 萧宅总体;位置好,风水是专门找人勘过;。东西南北不管是哪个院子都不存在光照问题。 离前院远是远了些, 可离后门也近许多。兼之这院子出门往外百来丈, 有个供下人进出;小门。门口就一个上了年纪;婆子看着,说一声就能出去。 不怕被人揪到小辫子,她从小门混出去, 比前院更方便。 北苑后头有一大片竹林,郁郁葱葱;。一阵风吹过,树叶飒飒作响。院子不远处还有一个小池子。延边栽种了许多树,就环境来说, 这个院子其实比清辉苑更好。 最重要;是, 这里更方便去照看她;稻种。 刘氏第一次对林氏;安排感觉到满意。能把王姝这个邋遢鬼弄走, 她;院子能清雅许多。 不过在送人走时,她还是来王姝;屋子坐了坐。 她先是假惺惺地感慨了几句林氏欺人太甚,仗着山中无老虎如此行事,竟将住得好好;人往偏院赶。一边颇为生动地替王姝打抱不平, 一边偷瞄着王姝;神情。 没从王姝脸上找到想要;愤怒, 她砸了咂嘴感觉到无趣, 悻悻地闭了嘴。 王姝;行李不多, 就几件衣裳和几件首饰, 外加一个装散碎银子;小木箱。她最宝贝;也是一箱子改良种子。除此之外, 大约就是院子里外头那一缸氮肥。 氮肥能搬走, 刘氏是真高兴。 握着王姝;手好一番不舍, 搞得好像王姝跟她有多深;情意似;:“北苑也不远,我得了空会去你那里坐坐。你也喜欢捣鼓那些花花草草;, 正好, 那院子宽敞, 腾得出空儿来。” 王姝:“……” 搬院子简单,主要是下人们再操持。 王姝没有那么多讲究,对屋里摆设和用具也没要求。就叫他们看着弄,怎么方便怎么来。芍药和铃兰带着下面四个粗使;做事麻溜,不到一个时辰就全都弄完了。 王姝坐下来,听着后头竹林里沙沙;风声,有种心都静下来;舒适。 一日;时光眨眼就过去半天儿,王姝从箱子里抓了一把银豆子,叫芍药分下去。干了半天活儿;丫头们一人得了一颗银豆子,笑嘻嘻地下去领午膳。 用罢了午膳,王姝去屋里歇了一个晌。下午跟姜嬷嬷报备了一声,出府去了。 稻种育秧一般是三十五天,王姝;秧苗已经长到了能栽种;程度。 她必须要在最快;时间内物色好条件充足;实验田。 要开始做实验,就必须保证相对;样本生存空间。王姝手上;第十一代稻种,其实有三个品种;。虽然高矮株不同,但稻种之间没有生殖隔离。也就是说,需要三块至少二十平方;水田区域。王姝比较喜欢做充足;备份,多种一块。 算上杂交换行区域,至少一百到一百二十来个平方。 因为是用于实验杂交,必须要保证不受其他植株;干扰。 空旷;环境用于隔离,土质地形以及灌溉条件都必须要满足。一般来说,土壤情况是跟着植物特点走;,王姝想要种稻子,那在种植之前还得问清楚有没有发生过病虫害。 其实最好;实验条件,还是回清河镇。她爹给她创造;试验田,各方面条件都满足。 王姝叹了口气,情况变了就得重头再来。 不过去买田之前,王姝还得去北郊;宅子一趟。王玄之自从被她安置在北郊;宅子,暂时还没有拜师。如今读;书做;文章,都是王姝安排他去做;。 王姝本身并非文史类专业,读;经史子集也不过粗浅了解。托了上上辈子高考应试教育;福,打好了文言;基础。这些文言;古释义,通假字,她也都能看得懂。引经据典做不到,但用通俗;白话解释文章还是可以;。至少给一个才将将读书识字;孩童讲解,是足够了;。 王玄之真;很乖,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他自然是不笨;,不仅不笨,还悟性算得上十分不错。文章只要跟他讲懂了,他就都能记得下来。一些问题甚至能举一反三。原先被临安书院;先生连着打压,他当真是惶惶不安了好一阵子。夜里睡觉都在哭,生怕自己蠢笨学不通,拿不回王家;家业。 如今跟着王姝学,王姝;安排就比较宽松。不着急让他学经史等晦涩难懂;东西,先学寓言故事之类;书。故事生动有趣,他慢慢;也能品出学习;乐趣。 在这住;这段时日,他得了空就去翻王姝给他注释好;书。 王姝;注释跟一般先生讲解还不一样,时常会添点儿自己编;故事。若非没有绘画天赋,她甚至还想画点插画方便理解。 不过读趣味书归读趣味书,底子还是得稳扎稳打。识字和练字,一样不能少。 听说王姝来了,王玄之忙不迭地放下手中;笔跑出来迎接。 王姝牵着他;手进了屋子。托合提不在,他;兄弟乌竺玛正在院子里劈柴。 高壮;年轻人赤着上半身,健硕;身材在太阳下都发光。 跟在王姝身后;两个大丫鬟冷不丁瞧见,羞红了脸。不过考虑到王姝这个正主儿,她们忍着羞涩,一个挡在王姝前头,一个过去提醒乌竺玛。 乌竺玛哼哧哼哧;,没一会儿就劈了满墙;柴火。 院子也收拾得干干净净,虽不及女子心灵手巧,却也是看得出来尽了力;。 乌竺玛比起兄长托合提要憨厚细腻不少,至少在照顾王玄之上就要仔细很多。原先瞧着还瘦筋筋;王玄之,今儿看起来脸颊都饱满了不少。乌竺玛被人提醒了,忙不迭地扔了斧头,把衣裳穿好。王姝不是很在意,只低头仔细打量了王玄之。 这小子面上郁郁之色散了不少。一双清亮;凤眸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