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一思忖,能在祥瑞上做文章的,有这几件事情:天象、地动、洪灾。这些都不是人力可及的,而且若真有其中一项,很可能记录在册,没有记录,说明没有发生。

象征祥瑞……他想到了玉圭,这是最重要的玉制礼器,其它服饰帽子另外备下一份,唯独玉圭是独一无二的,一旦确定,轻易不会变更。

以防万一,他从自己小库房里取出□□珍藏的那枚玉圭带上。

这个直播间所言是否属实,是不是用来迷惑他的,这次便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证明。

可事到如今,他只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今日之事证明直播间并非都是妄言。

那直播预言他将带领大明走向亡国之路,他会是亡国之君。他会吗?

可他从小立志励精图治,他怎么会成为亡国之君?

.

皇太子冠礼顺利举行,百官恭贺,万民同乐,但平静下的风波愈加汹涌。

文华殿偏殿。

隆庆帝沉着脸,孝安皇后和李贵妃坐在帘子后面。

三位阁老、成国公、英国公、定国公以及礼部尚书站在两边。

朱翊钧走到中间,他感受到了所有人目光都注视着他。不用看,他们眼中必然都是不解和怀疑。

他神色坦荡,故意带着兴奋和自傲,将为何带上□□珍藏的玉圭之事缓缓讲述给众人听。

他编了一个托梦的故事。说他晚上睡觉,□□入梦,问为何不用他老人家珍藏的四山纹玉圭。他因羞愧而无言以对。□□又道,就算不用也带上,沾沾气运,他那块四山纹玉圭寓意安定四方,这是他老人家对他的期许,让他万万不可辜负祖宗厚望。

“父皇,你说老祖宗是不是看到有人作恶,但又怕被人说作为神仙不该多管人间的事情,才托梦委婉警示儿臣的?”

他瞪大眼睛,一副求隆庆帝认同的模样完全让人忘记了他在前殿成熟稳重的表现。

隆庆帝倾身,道:“竟是如此!老祖宗显灵了。他老人家可有交代什么?”

朱翊钧没有犹豫,回道:“他老人家让儿臣转告父皇要保重龙体,勤政爱民。父皇,你说老祖宗是不是原本也要托梦给你,但因为你昨夜睡晚了……”

隆庆帝一听十分有道理,放在膝盖上的手恨不得狠狠拍打自己一下。

“可惜啊可惜!”隆庆帝实在遗憾。

朱翊钧安慰道:“父皇不必羡慕儿臣,老祖宗这么爱护我们,他一有机会肯定会让父皇沾沾他的仙气的。”

李贵妃没有忍住,开口道:“老祖宗有没有说要怎样修炼才能和他在仙府相聚?”

朱翊钧遗憾摇摇头。

“唉!你怎么不知道问问。”李贵妃抱怨。

隆庆帝提高声音:“李氏慎言!老祖宗不说才对,正所谓天机不可泄露。”

这个故事处处有破绽,但只要隆庆帝认下,其他人无话可说。

“既是如此,太子不要辜负了老祖宗一片厚望,好好读书明理,造福天下百姓。”

朱翊钧正色道:“是,父皇!儿臣万死不辞。”

张居正不由得重新审视这位小太子,只知道小太子早慧,但今日表现实在出乎他的意料。

玉圭断裂于太子而言十分不利,处理不好以后又是一番纷争,甚至成为有心之人攻击点,认为太子没有得到上天承认才会有如此警示。

可太子临危不乱,不动声色渡过危机,没有借助隆庆帝或李贵妃之手,不论是谁暗中帮助,这份能力心性便不容小觑。

具体说来,一点都不简单:一是太子能沉住气,不打草惊蛇;二是太子胆大心细,能听进去别人进言,且给予信任。

此外,太子刚刚这番话又说得极妙。

先帝迷恋仙道,隆庆帝和李贵妃虽没有到先帝那么痴迷的程度,但他们的确受先帝影响颇深。太子这番话正好说到他们心坎上,他们即便有疑虑,但信仰又让他们愿意相信这番话。

最重要的一点,太子一再强调,□□承认他的太子之位,甚至还对他寄予厚望,那他自然是未来当之无愧的君王。

张居正隐晦地看向帷帘。

隆庆帝见太子乖巧十分欣慰,打定主意不让太子受委屈,对他最信任的高拱道:“高阁老,玉圭之事一定要严查,看看谁在后面捣鬼。”

高拱上前一步,道:“臣亦以为要严查。只是太子冠礼礼仪安排全程由张阁老负责,不如此事交给张阁老负责。至于礼部哪些人要罚哪些人要贬,查清事实后,写成奏本呈上即可。”

隆庆帝略一思忖,觉得高拱所言十分有道理,吩咐张居正:“张阁老务必办好此事。”

“臣领旨。”张居正上前一步。

高拱又道:“臣以为此事同样涉及内廷,皇上是否安排排查一番?”高拱没有放过这次机会,他深信宫中宦官经得住查抄的人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