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鳥基金獲獎者合肥論道 學術青年瑯琊榜榜單揭曉
近日,一批杰出的青年學者在合肥中國計算機大會(CNCC)上“比武論道”,重筆墨刷新學術青年瑯琊榜。榜單揭曉,素來圍觀:
2014年度犀牛鳥基金結題答辯評審現場
2014年度犀牛鳥基金結題答辯會,犀牛鳥卓越獎優秀獎花落誰家
2013年,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和騰訊聯合在產學研界首次面向35歲以下的青年學者發起造夢基金——犀牛鳥基金,讓科研躍出象牙塔,真正為提升人們生活品質注入動力。犀牛鳥基金從啟動之初,就引起海內外青年學者的積極關注。三年來,共有15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近500位青年學者提交申請。最終55位優秀者入選犀牛鳥科研基金,32位入選犀牛鳥創意基金,入選比率11%。談及犀牛鳥基金發起的初衷,CCF杜子德秘書長如是說,“犀牛鳥基金符合CCF和騰訊的價值觀,也符合青年學者當前的需求。我們充滿激情做面向青年學者的基金項目,就是希望能提供這個機會和平臺幫助青年專業人才實現夢想。犀牛鳥基金與其他基金的最大差別在于它是從工業界的實際需求出發,強調科學研究的現實意義。”
事實上,犀牛鳥基金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除資助獎勵外,還會在每年CNCC上舉辦項目結題答辯會,面向所有與會者開放,并在會上角逐唯一一項“犀牛鳥卓越獎”和五項“優秀獎”。在已進入前11%的獲獎者中選評前六,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本年度,又一批優秀的青年學者來到CNCC,和十位犀牛鳥基金特邀專家一起回顧總結基金的這一年。2014-2015是犀牛鳥基金穩步發展的一年,16位基金獲獎者共發表國際國內頂級會議、期刊論文140余篇,申請專利50余項,基于海量數據研究優化的模型算法已逐步在產業平臺應用轉化。
來自寶島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林浚瑋博士一年發表論文40余篇,專利8項,令人不禁感嘆青年學者的勤奮與堅韌。他在答辯中提到,“在犀牛鳥基金的支持下,我們不僅在論文發表方面取得了豐富的成果,也通過與騰訊的深入討論和交流,開拓了研究視野,獲取了實際問題,使得自己的研究成果得以應用和檢驗。”北京郵電大學石川教授帶領團隊在全球人工智能頂級學術會議IJCAI上獲得競賽冠軍,他坦誠道出心中所想,“獲犀牛鳥基金支持很意外,它很公平,在這里只是比拼你的工作和創意,對年輕老師是莫大的支持,受益匪淺。”而專注于智能終端定位研究的上海交通大學朱弘恣副教授則感慨道,“在與犀牛鳥基金短暫相處的一年時間里,感受到了家的溫馨和關心,收獲了科研成果和真摯的友誼!希望犀牛鳥基金越辦越好,可以一直給與青年學者最肯定的鼓勵和支持!”
經過激烈的角逐和評審專家的綜合考量,上海交通大學吳帆最終獲得2014年度CCF-騰訊犀牛鳥最高獎——犀牛鳥卓越獎;華中科技大學白翔、哈爾濱工業大學林浚瑋、中科院自動化所黃永禎、北京大學劉宏志、北京郵電大學石川(排名不分先后)獲得犀牛鳥優秀獎;其中白翔還獲得了犀牛鳥優秀專利獎。
CCF理事長鄭緯民(左)與騰訊副總裁王巨宏(右)為犀牛鳥“卓創獎”獲得者上海交通大學吳帆(中)頒獎
犀牛鳥基金特邀專家為“優秀獎”獲得者頒獎
2015年度犀牛鳥基金頒獎大會,為新一代優秀青年學者點贊
2015年度,CCF-騰訊犀牛鳥基金重點關注基于互聯網連接的創新激發。綜合考量申請者的課題前瞻性、思維創新性、應用可行性及團隊執行力等因素,最終確定20項申報獲得科研基金資助,16項申報獲得創意基金資助。CCF和騰訊在2015中國計算機大會(CNCC)頒獎大會上為獲得者頒獎,他們將在犀牛鳥平臺上將偉大的夢想變成現實的影響。
此外,每年犀牛鳥基金都會評選唯一科研基金“卓越獎”和唯一創意基金“卓創獎”,這在已非常優秀的入選項目中可謂佼佼者。2013年度和2014年度“卓越獎”獲得者分別是中科院自動化所劉康、上海交通大學吳帆;2014年度“卓創獎”獲得者是浙江工業大學曹斌。
新入選CCF理事會副理事長的騰訊副總裁王巨宏女士談到,“騰訊希望將其在“互聯網+”實踐中的創新思維、創新連接和創新合作模式融入CCF這個大家庭,加大對犀牛鳥基金的支持力度,助力青年科學家的迅速成長。”
CCF副秘書長陳熙霖與騰訊副總裁王巨宏為2015年度獲獎者頒獎
CCF副秘書長陳熙霖(左1)與騰訊副總裁王巨宏(右1)為2014年度犀牛鳥“卓創獎”獲得者浙江工業大學曹斌(左2)、2014年度“卓越獎”獲得者上海交通大學吳帆(中)、2013年度“卓越獎”獲得者中科院自動化所劉康(右2)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