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專車市場大局已定 已過燒錢“野蠻發展期”
2016年兩會期間交通運輸部部長剛剛表示網約車補貼是一種搶占市場份額的短期行為,長期不利于市場的健康持續發展。國內專車市場補貼就又掀起新一輪戰局,多家專車企業近日先后推出新一輪優惠活動。
日前,滴滴、易到、優步先后推出了優惠活動,其中易到用車是面向專車用戶推優惠,其他幾家則是針對快車、拼車業務。
燒錢搶奪市場戰略也面臨難以持續的困局。曾經打得不可開交的滴滴與快的用半年時間,雙方燒掉近20億元人民幣,最后以合并而結束。uber在大量補貼之后,該公司在中國的虧損高達每年10億美元。再次推出“充值返現”的易到,去年年底開始了多次促銷,但效果不明顯。
業內表示,燒錢在行業發展初期能起到較大的效果,但隨著市場格局穩定,再用燒錢補貼模式,只能短期內吸引用戶,一旦補貼取消,用戶量則大量流失。
羅蘭貝格的研究報告表示,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各專車平臺出于現金流壓力主動下降了乘客端或是司機端的補貼力度,業內表示,包括團購,以及互聯網出行等眾多互聯網細分市場,發展初期多是通過補貼來搶占市場,而在國內專車市場,目前市場大局基本已定,燒錢搶客已經過了“野蠻發展期”。
羅蘭貝格預計,專車新規的實施將使得大多數私家車主,尤其是兼職私家車車主退出現有專車運營,取而代之規范化的專車供給,行業供給面臨缺口;同時,新規強調車源、駕駛員與平臺在同一主體下經營,自營專車平臺優勢進一步強化;而快車業務逐步轉型,快車用戶將轉化為專車用戶。
目前國內專車模式主要為兩種,一種是主要依賴私家車的C2C模式,包括滴滴、優步、易到,另一種則是以全自營車隊投入服務的B2C模式,包括神州專車、首汽約車。業內表示,雖然在市場份額上C2C模式占有優勢,但由于過度依賴私家車,C2C專車模式將面臨巨大政策風險。交通部已明確表示,沒有取得營運許可的人員和車輛對外提供客運服務,這是不合法的。羅蘭貝格昨日報告表示,在當前國內網絡約租車市場主要平臺運營商中,以全自營車隊投入專車服務的神州專車等平臺所面臨的政策與監管風險最小,并擁有較高的客戶留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