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戰略新興板經不起推敲 概念與創業板重合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左小蕾認為,戰興板的“出發點經不起推敲”,戰興板的概念與創業板有重合,沒有太大必要又來另一批新概念。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3月27日,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前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出席第五屆嶺南論壇,發言支持叫停戰略新興板(下稱戰興板)。同時她亦針對證監會表態稱注冊制改革還需研究,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左小蕾表示,當時提出建立戰興板的“出發點經不起推敲”。她認為,目前中國不同概念、板塊和規模的上市公司已經有了對應的上市市場:大公司、小公司對應主板、中小板,創新公司對應創業板,戰興板的概念與創業板有重合。國內各種層次的資本市場已經形成。在國外上市的公司若想回歸,只要按照正常的上市公司流程操作即可,“沒有太大必要又來另一個新的概念,這樣的操作不利用資本市場的發展”。
2015年6月16日,中國政府網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其中指出,積極研究尚未實現盈利的互聯網和高新技術企業到創業板發行上市制度,推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建立戰略新興產業板,這也是國家層面首次提出戰略新興板這一概念。
自概念明確,業內贊成推出、主張取消戰興版等論調皆有,反應強烈。早在去年12月25日,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曾明確2016年資本市場五大任務,建立戰略新興板居首,指出戰略新興產業板要與注冊制的實施結合起來,具體標準和制度安排還在研究過程中。
但2016年,監管層在全國兩會上未將建立戰略新興板納入“十三五”規劃綱要,此番表態引發業內對“新興版是否將延后推出、取消推出”的強烈討論。
直到3月25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針對“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刪除“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板”明確表態,稱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新興產業一直是國家既定的戰略方針,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推進,資本市場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肯定還會不斷加大。“十三五”規劃綱要判斷未來五年的發展大趨勢,確定大方向,明確要辦的大事,設立戰興板的具體問題還需要深入研究論證,對于尚在研究中的具體工作,沒有必要再列入綱要。
上證所戰略新興板定位于服務規模稍大、已經越過成長期、相對成熟的戰略新興企業,分流滬市主板排隊IPO企業中戰略新興產業收入占比50%以上的部分企業。
3月12日下午,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聯合新聞發布會上明確,注冊制是必須搞的,但不可以單兵突進,把多層次資本市場搞好了,可以為注冊制改革創造極為有利的條件,“這需要相當的過程、相當長的時間。”
由于牽扯到排隊上市企業、股權一級市場、部分“中概股”,與仍需研究的注冊制改革聯系緊密,針對戰興版的討論,沒有降溫跡象。
此次第五屆嶺南論壇,關于注冊制改革,左小蕾認為證監會此前表態稱需要研究非常有必要,也有道理,市場不應將注冊制改革想象的太過簡單,“必須嚴格按照成熟的注冊制體制的規則進行制訂”,否則很有可能“產生一堆垃圾股票”。
左小蕾表示,目前全球大部分成熟的金融市場,除美國以外,倫敦、巴黎、香港、法蘭克福、新加坡等股票市場都未采用注冊制。而美國的注冊制也并非想象的那么簡單,其背后強調的是真實、準確、完備的信息披露標準,所以“注冊制是市場化發行體制的改革”這樣的定義就不夠準確。不應將注冊制改革簡單理解為將證監會的審批權力下放到上交所、深交所,注冊制改革一定需要配以嚴格、成熟的監管體制,這也是為什么證監會表示需要做研究的必要原因。
左小蕾還在發言中提及新三板分層制度。她表示,新三板其實相當于一個孵化器,在此上市的企業大多是不能實現盈利的創始企業,其中不乏科技類公司,因此并沒有必要專門在新三板里再設立一個科技創新板。如果新三板需要分層,可以考慮按融資階段分層,如天使融資階段、風投融資階段以及私募融資階段等,這樣可以更準確地向投資者釋放出這些公司的成長階段,形成一種場外多層次接力式的資金支持體系,幫助新三板更好地發揮作為孵化器的市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