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2.6億處罰 快播上訴案終審
2014年6月26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開出約2.6億元的“天價罰單”,快播一紙訴狀訴至法院要求撤銷,但被一審法院駁回,快播不服提起上訴。昨日上午,該案在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開庭,投訴快播的第三方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也參與了庭審。庭審持續約4小時,案件將擇日宣判。
此案緣起20 14年3月,騰訊公司向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稱,快播公司侵害了其享有的涉案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經過一系列行政程序后,2014年6月26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快播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處以非法經營額3倍的罰款26014 。8萬元。快播公司不服上述處理決定,向廣東省版權局申請行政復議,隨后廣東省版權局作出《行政復議決定書》,維持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行政處罰決定。
快播公司因此起訴至法院,請求判令撤銷《行政處罰決定書》,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駁回了快播公司的訴訟請求。快播公司不服一審判決,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涉案事項無行政處罰職權、行政程序違法以及行政處罰的依據不足、行政處罰的數額不當等為由,向廣東省高院提出上訴。
在此案進行的同時,快播公司因涉嫌網上傳播淫穢色情信息被立案調查,其C E O王欣及多名高管被抓。今年1月7日至8日,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公開審理被告單位快播公司,被告人王欣、吳銘、張克東、牛文舉涉嫌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一案。公訴機關認為,被告單位及被告人以牟利為目的,傳播淫穢物品,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均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該案至今尚未宣判。
庭審焦點
市場監管局是否有監管職權?
“執法主體錯誤”VS“具有執法資格”
快播方代理律師認為,該案中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主體錯誤,并且處罰程序違法。代理律師說,市場監督局加掛了知識產權局的牌子,地方政府的組織法規定,加掛牌子之后,必須以知識產權局的名義作出處罰行為,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執法過程中直接使用了自己的公章,這是明顯的執法主體錯誤。
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一方回應,市場監管局有對知識產權進行監管和保護的職責。此外,根據相關執法公告,市場監管局擁有知識產權執法主體資格。
快播是否存在內容侵權?
“適用避風港原則”VS“定向搜索不同于搜索引擎”
快播方代理律師認為,快播是網絡服務提供商,屬于中立性質,并沒有主觀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權利。該律師稱,提供搜索鏈接和生產內容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行為,快播不具備生產內容的能力和資質,只是基于技術提供了搜索服務。在目前的網絡環境下,作為網絡信息技術服務者,尚難以做到嚴格區分這些鏈接是否侵權,這一問題是所有網絡鏈接提供服務商都會面對的。
快播一方表示,在發生著作權侵權案件時,當網絡服務提供商只提供空間服務,并不制作內容,如果被告知侵權,則有刪除的義務,否則就被視為侵權,這就是避風港原則,快播已經按照避風港原則,對侵權鏈接進行刪除,所以應該免除處罰。搜索鏈接里的網站的侵權行為,和快播沒有關系。
不過,騰訊一方表示,快播所謂的搜索服務,實際上是在自己服務器中固定的數據庫里進行提取,這意味著所有鏈接都是由快播實際控制的,這是一種主動的采集,不具備搜索引擎搜素海量內容的能力,不能適用避風港原則。此外,騰訊一方還稱,快播曾被法院生效判決確認過其行為侵權,騰訊方面也多次通知快播刪除侵權內容,但快播沒有進行刪除。
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一方稱,點開快播的客戶端,里面頁面分為電影、動漫等板塊,這種模式意味著,用戶使用快播時,只能用快播設定的模塊進行搜索,這種搜索結果是被設定好的,是一種定向搜索,不同于搜索引擎。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還提交了相關證據,表明搜索結果不是用戶主動上傳的,而是快播主動挖掘的,這證明了快播有侵權的主觀故意。
快播是否侵犯公共利益?
“為騰訊消滅了競爭對手”VS“未花過一分錢買版權”
在法庭辯論環節,快播一方提出,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列舉了快播被處罰的種種信息,給人造成了快播多次被處罰、情節很嚴重的印象,實際上并非如此。該律師表示,快播成立以來,總共被處罰了3次。快播雖然是小公司,但發展迅速,并和騰訊是直接競爭關系,僅僅依據騰訊的一個投訴和單方證據,就對快播作出天價處罰,等于為騰訊直接消滅了一個競爭對手,使騰訊成為最大受益者,這完全混淆了民事法律關系和公共利益的關系。
“快播被多次投訴是不爭的事實,”騰訊一方稱,快播所實施的侵權行為,提供了內容服務和內容播放服務,卻從未花過一分錢購買版權,這侵犯的是整個行業里絕大多數正版內容的權益,而不是僅針對騰訊一家。快播本身的經營模式是違法的,也曾被要求整改,但在整改期內仍堅持侵權行為,快播是在侵害了公共利益的同時,損害了騰訊的利益。
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一方強調,《著作權保護法》的目的是鼓勵創作創新,在本案中,快播不僅遭到了騰訊投訴,還遭到了其多方權利人的投訴,也曾被國家版權局處罰要求整改,嚴重擾亂了文化市場秩序。而快播鏈接的侵權網站數量眾多,使其他侵權網站的不法利益得以實現,快播所侵權的多為當下熱播影視作品,這些均是對公共利益的損害。
對快播是否存在重復處罰?
“好比一根繩子的兩端”VS“對一個人多次侵權就不用處罰?”
快播一方稱,國家版權局已經對快播PC端作出了處罰決定,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快播移動端進行處罰,屬于重復處罰。快播代理律師表示,PC端和移動端只是在不同終端上面使用了不同軟件,實際上播放的視頻是同一資源,編輯修改整理的行為就是同一行為,好比一根繩子兩端,使用的是同一索引,所以國家版權局作出處罰時,快播已經完成了這一行為。
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一方表示,不同終端不能混淆。而騰訊一方認為,一事不二罰原則是基于同一個違法行為,而不是同一類違法行為,所以快播一方混淆了這兩個概念。快播侵害的對象、時間都是不同的,不屬于同一個違法行為。騰訊一方舉例稱:“如果這個理論成立了,那是不是意味著對一個人侵權后,再多次侵權就不用處罰了?”
記者觀察
快播的罪與原罪
昨天,快播起訴深圳市市場監管局一案正式開庭。記者認為,這次庭審的焦點中,“認定快播侵犯騰訊相關權益是否有法律依據”是最重要的。如果快播侵犯了騰訊的相關權益,那么其通過免費方式獲得騰訊相關的高價版權內容,快播就成為“侵權者”,而不是“合法競爭者”。
所以,問題又回到原點,網友通過快播看到侵權內容,快播有罪嗎?
快播一直聲稱自己是個技術工具,解決傳輸手段的問題,傳輸的內容無關其事。換句話說,快播提供了一把菜刀,有人用菜刀殺人,“罪”不在菜刀,這個在互聯網領域叫做“避風港原則”,主要適用于搜索引擎。而快播采用的P2P傳輸手段,簡單說來,用戶A的電腦登錄了快播,并用騰訊視頻看了一部版權產品,這部版權產品的緩存留在其電腦上,而快播則獲取其緩存,用戶B打開快播就可以看到這部電影的緩存,這種方式是否就涉及侵權呢?這個問題一直難以定論。
不過,這次庭審中,第三人騰訊提供了一個新的重要證據:“快播還向第三方侵權小網站提供培訓和資金支持,教唆他們一同實施侵權行為,還給他們搭了交流社區。”這個論點,快播并沒有當庭反駁,但此前快播CEO王欣接受南都采訪時曾反復強調,快播與小網站沒有直接來往,他并不認識這些企業,但在被刑拘后接受采訪時,王欣又表示其與小網站有相關往來。
在記者看來,小網站是否與快播有業務往來成為“罪”與“原罪”的根本分界點:簡單說來,菜刀殺人,不能怪菜刀鋒利,但如果賣菜刀的人,還“暗示”了殺人說明書的存在,賣菜刀的人,就需要承擔其“罪”了。
再回頭說說P2P技術的“原罪”,這個“原罪”擋住了PPS、迅雷在2010年前后赴美上市的步伐,因為其存在“盜版內容”的事情既無法定罪,也無法洗清,最終也給企業帶來了灰色的尷尬,但兩者均先后進行了轉型,PPS與愛奇藝合并也是為了擴大其版權庫,而迅雷則轉型做CDN網點分發的2B業務。
記者認為,任何一個互聯網產業剛開始發展,都存在各種各樣的“灰色”地帶,但隨著歷史的發展,比如對于視頻,CDN的成熟網點開始取代P2P的個人傳輸,而原有的技術則慢慢退出。王欣是個優秀的技術工程師,其主導研發的P2P技術也曾為廣大網友提供服務,但其“罪”在于轉身太慢,無法斷絕過去,曾經技術的革新者,卻最終抱死了舊模式一起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