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理財陷拼高收益誤區
(記者 肖海燕)一個多月前,當某知名互聯網公司將其“各種寶”產品收益標高至8%時還嚇了市場一跳,不過如今這樣的收益率在互聯網金融理財市場面前已經毫無競爭力了。隨著越來越多互聯網巨頭參戰,“各種寶”的預期收益被越拔越高,多家公司產品已經超過10%,互聯網理財似乎大有陷入一味比拼預期收益的惡性競爭了。
繼聯合匯添富基金推出一款年化收益在7%的基金以后,東方財富再度重磅推出一款產品,號稱約定年化收益將達10%-11%之間;無獨有偶,近來一家名列三大門戶級網站的互聯網巨頭也被曝出將推一款年化收益大約在10%的產品;同時,攜程網最新推出的攜程寶不僅其標出的收益高達16%,更是高調宣傳零風險,此舉招致業界的強烈批評。
在不少市場觀察人士看來,如今的互聯網理財越來越像是陷入了惡性競爭,各大互聯網巨頭為了吸引眼球,都拼命地在預期收益上大作文章,打出的預期收益一個比一個高。
動輒超過10%的收益,這樣的產品靠譜嗎?分析認為,盡管近期的“錢荒”推高了整個銀行間市場各品種的收益水平,但10%這樣的高收益對于普通貨基來說仍是可望而不可即。
濟安金信公司副總經理王群航肯定地表示,目前在貨基上基金公司全體的專業人員都無法做到10%,具體得看基金產品理念、范圍和策略。更有分析師一語道破天機:固定收益類產品想要達到10%的收益,惟一可能性就是由基金公司墊付。
易方達聚盈A就是由易方達基金計劃拿出2億元自有資金參與投資,作為B級來支持A級的收益;此外,知情人士透露,上述門戶網站將推出的產品在接入基金之后,基金經理做不到的收益部分,將由基金公司墊付,以兌付向投資者承諾的超高收益,而實際上,這種手段早在一個月前曾經一鳴驚人的那款號稱8%收益的產品推出之前,市場中就已經出現過。
“高收益本身并沒有錯,但如果定下的高收益是一個不太可能依靠正常手段完成的任務,而只能通過作弊的手段去完成,那就難免有惡性競爭之嫌了。況且任何理財都是有風險的,在機構喊出高收益的同時,也宣示了其產品蘊含了更高的風險,只不過這個風險并沒有很好展示在投資者面前。”上述分析人士提醒,投資者不要一味追求高收益而忽視潛在的風險。
王群航也表示,網絡理財大有群魔亂舞之勢,他們在強調高收益時卻很少見網絡理財把風險和收益一樣重點宣傳。